上海辦公空間設計,上海辦公空間設計公司
隨著國際化和移動技術的發展,問題變得更加復雜。在過去的辦公室里,一個人身邊的環境影響著他們的行為,但這個環境相對比較簡單?,F在,人們往往與很多陌生人進行互動,視野擴大,外來的影響著他們的態度、活動范圍和閱歷等,進而影響他們的行為。設計師和經濟學家都會利用既定條件下的模型來預測人們的行為。在前者看來,這些模型是物理條件的縮影,排除了實踐中的一些缺陷,便于迅速做出選擇。類似的是,后者的模型則低估了人的變化因素,認為人們都會基于對自己的最大利益而采取行為。
但是,過去40年間一種新的經濟學思想出現了:行為經濟學。在丹尼爾·卡曼和里查德·泰勒的帶領下,學者們開始關注人們在決策時的非理性行為。人們的行為并非像想象中的那么可以預測,似乎在前文提到的兩種思潮之外,又產生了第三種思潮。行為經濟學者會理性分析自己面臨的短期和長期選擇,有針對性地采取行動加以應對。然而現實中這是非常少見的,人們總是相信自己的直覺和探索世界的經驗。他們總是存在某種期望,依靠自己的經驗指導決策,借此減少生活中的不確定性。準備地說人們喜歡簡單,霍默·辛普森就是短期滿足型行為的代表。他告訴我們,最省力的途徑是最受歡迎的選擇。
同樣,所謂的可預測性是令人生厭的理想主義。相反,很多人不斷通過各種新的方法迅速得到問題答案。讀書、看電影、與陌生人聊天、上網等,都可以增加選擇機會。過去驚喜是種獎勵,如今它們很容易獲得。
由于人們的行為越發不可預測,根據他們的行為進行空間設計就更具挑戰性。辦公室員工對提供給自己的選擇進一步了解之后,采取的行動卻各不相同。那種“按照通知進行設計”的方法被扔到了窗外,設計師們必須縮小選擇面,保留那些能夠長時間統一照顧到大多數人和公司的方案。幸運的是,我們還有第三種思路可以選擇,那就是“為他們建議可能的做法”,不要告訴他們想要什么,也不要給他們提供一大堆選擇,而是引導他們走向既定的方向。
在不斷變化的行為經濟學思維中,有很多專業術語用來形容設計師、規劃師、政策制定者、商業人員和政客們想要對人們行為的影響。有時稱之為“選擇設計”,有時被指為“自由主義家長作風”。無論如何,其前提都是設計師們能夠利用細小的設計方法,引導人們的行為向預定方向發展。
在辦公空間設計領域,行為經濟學者提供了兩種思潮之外的第三種選擇:融合第一種思潮的強制與第二種思潮的民主。因為他們知道,人們有時會采取非理性的行為,對自己、他人和公司造成傷害。因此得出結論,人們的行為是不可預測的,要為他們提供有限的選擇,引導他們做出有利于自己和公司的行為。